分类信息

主题: 重返玉门(二)

  • guest8886080
楼主回复
  • 阅读:31725
  • 回复:1
  • 发表于:2016/6/22 23:54:09
  • 来自:浙江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玉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今年六月十六日中午,我和弟妹们再次回到了我们的出生地玉门油矿,下榻祁连宾馆。安排好行装,吃过午饭后随即驱车前往老君庙,车行到西河坝远望着那熟悉的石油河,心情格外兴奋,下坡拐过弯就看到了坐落在一片树荫下新修过的老君庙。下车后我们弟妹一行兴冲冲地进入大门,眼前的景象与79年大不相同,院内又新建了几座房屋,真正有了那种庙宇的模样。进入供奉着太上老君的殿里,仔细端详了一会,我们便依次上香跪拜,祝愿曾经为玉门油矿做出巨大贡献的父母亲的在天之灵安详愉快。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庙里对神佛像敬香跪拜,原因就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情使之然!
    出得庙门,来到玉门油矿第一口井前合影留念。在我的记忆中,这口井是位于庙后面(北面)不远处,但是现在却在庙的东南方了,不知道是翻修老君庙移动了地方呢还是为了使这有纪念意义的井更显著而另设了井位。但不管如何,这第一口井是父亲参与打的(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那时就是钻井的主要岗位—司钻),这标志着父亲是玉门油矿的首批开发者之一。
    附注:(虽然查过许多有关资料都没有见到有关父亲打这第一口油井的相关记载,但就从打这口井的设备就是父亲和同事们从陕北延长押运到玉门油矿这一事实和他在延长时曾经跟随严爽(玉门油矿第一任矿长)转战四川和湖北等地打井,有着丰富的钻井技术等这些条件,作为打这口井的主要成员也是合乎情理的。)
    站在旁边新修的凉亭旁遥望石油河,河水已经所剩无几,唯有那座跨河的石桥依然静立在河床上,对面那些父辈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依然在给人们默默地述说着开发者们曾经的艰苦岁月。
    庙前的这片平地本应该是要大得多的一块地方(在四,五十年代,老君庙前是群众闹社火的场地和唱戏的地方,可见地面之大),而现在却只有不到二十米见方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翻修庙宇把庙南移了呢还是为了油田开发把河床扩展而挖掉了庙前的场地?
    游完老君庙,时间已晚,我们就回到宾馆稍做休息便往餐厅吃晚饭。可喜的是再午饭和晚饭都有炒沙葱这道菜,又在三十年后品尝到少年时代的美味,实在是太难得啊,不免要大吃一番解馋!(前一天在酒泉石油基地宾馆吃了一碗糊锅,这也是三十年后又吃到的地方名吃),真是喜之望啊!    
    饭后,我们又散步,从祁连宾馆前沿着解放路(老名双马路)往南寻找五十年代初我们居住过的家,但走了挺远都没有能找到可以转向东面的路,只好原路返回,继续往北走,通过油城公园,一直走到原北坪商店(已经在原址改建成商业楼),寻找1954-1957 年居住的那排“窑洞砖房,具体位置就在北坪商店东南方约三四百的地方,但是老房子都被一片楼房替代,也就只能遥看记忆中家的位置浮想联翩。                                               
    旁晚时分,我们来到解放门旧址,那四个砖立柱大门早已不见踪影,在原来通往酒泉的公路起点处建成的石油工人电影院(应该是1956年建成的吧)依然保存完好。
    第二天一早我又沿着祁连宾馆东面那条马路往南走,寻找北小学(原子弟小学),找到那里才发现学校已经是一片旷野,没有了丝毫建筑残留,唯有空地中间的几棵老白杨树依稀还是学校的见证吧。
吧。
  • 东方眉
  • 发表于:2016/6/23 11:25:11
  • 来自:甘肃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的记忆是美好的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