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信息

主题: 千年玉门

  • 冰冻摩卡
楼主回复
  • 阅读:4207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1 18:37:06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玉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千年玉门

公元前2000年,是我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西部疏勒河流域的火烧沟等地区,率先由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时代,开启了东方文明金属冶炼的历史,同时也开启了玉门4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幕。



公元前2000年,一个古老的羌族部落一路向西跋涉,终于在路过火烧沟时停下了脚步,他们选择了这片既有高台地,又有水源的地方。他们在新的环境开始了游牧农耕的生活,同时,大量烧制彩陶。不久,他们从西来的族群人中学会了青铜冶炼,使他们从单纯使用石器进步到了石器、铜器并用,这对古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跨越。火烧沟人这个不经意的学习和使用,使他们成为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的部落之一,并使他们跨入到了夏代中国最先进的文化行列。1976年的发掘,成为我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夏代遗址。这枚金耳环是我国最早的黄金制品,这支青铜权杖头是我国最早的镶嵌铸品。火烧沟人的冶炼技术在夏代就有了相当高的水平。“根据目前我国的考古成果,我国青铜冶炼起源的地区在西北,而不在中原。”——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可判断四坝文化火烧沟墓地居民的铜器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夏代诸文化中,仅次于二里头文化。火烧沟墓葬中随葬的石范,证明其居民已掌握了制铜技术。——考古学家张忠培“二里头文化和火烧沟文化发现的铜器最多,冶铸青铜的技术最高。”——考古学家李伯谦让我们不解的是,火烧沟人为何有如此高超的冶炼技术呢?研究证明:距今4000年左右,东西文明交流就已经在这里开始了,西方冶炼技术东传到了河西走廊,火烧沟人首先掌握冶炼技术。砷青铜的应用就是重要见证。来自西亚、黑海一带的权杖头在火烧沟遗址大量发现,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见证。疏勒河,一条文化圣河,繁衍了千年不朽文明,在4000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东方历史文明的前台。火烧沟,见证着青铜时代早期东西文明交流的中心已经在疏勒河流域。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三十里井子墩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击匈奴,占领河西走廊,成为河西走廊历史的一个分水岭,首次被纳入到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从史前跨入史后,从游牧跨入农耕。当年,设立了酒泉郡、玉门县。开启了玉门2000年的丝路和边塞文明。因玉设关,因关设县,一道以玉石贸易设立的关口,一座以古代长城关隘命名的古县,在丝绸之路上矗立千年。玉门地名沿用至今,是我国历史悠久和具有诗意的行政地名之一。唐代以后,边塞诗歌传唱,“玉门”成为一个响亮的文化符号。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李白《关山月》:“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诗人偏爱“玉门关、玉门呢”? 恐怕与玉门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唐人心中的边塞意象,不无关系。塞垣咽喉,表里藩围,玉门以边塞关隘出名,从黑河到疏勒河,汉长城穿越玉门,挡住了多少外族入侵,长城成为关内外的分水岭,历经2000余年,雄风犹在。最早的玉门关位置,学界有着许多的争议,劳干等著名学者认为在古玉门县北的赤金峡。在今日的玉门,看不到玉门关的任何遗迹,但在赤金峡谷和玉门市区的汉魏晋墓群旁,又矗立起了两座雄伟的现代玉门关,寄托了玉门人对玉门关的深深眷恋。一座玉门关,半部河西史。玉门关经过漫长历史的数次变迁,其原址已经变得虚幻,而玉门关已经成为历史的符号,永不磨灭。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雄壮的骟马城



疏勒河流域始终处于东西文明交流中心,随着佛教进入河西走廊,北朝时期开始开凿石窟,玉门境内的昌马石窟就开凿于这一时期,历经1600年,是河西走廊最早的石窟之一。唐代,伊斯兰教先贤吾艾斯长途爬涉,从阿拉伯来到中国传教,途径玉门,不料却长眠在玉门,吾艾斯拱北成了历代穆斯林人心灵中的殿堂。古代玉门的行政建置,始终遵循征战与戍边的需要。西汉至南北朝一直同时有着多个县域建置,隋唐时期有玉门县、玉门军的建置。安史之乱后,疏勒河流域先后被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占领,持续1000余年,玉门又从农耕转入游牧社会。明代被蒙古部落占领,设置赤斤蒙古卫。出于防御需要,明政府在嘉峪关外修筑了东骟马城、三里墩、七里墩等一批防御设施。东骟马城,西北边关上的一座茶马互市之城,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众多民族铁骑踏入的古城。古城内外的瓦片无声的告诉您,这里曾经有过的驼铃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政府渐次经营疏勒河流域,迎来了玉门开发的第二个时期。1718年,清政府设置了靖逆卫、赤金卫。修筑了赤金卫、靖逆卫、惠回堡、塔尔湾等多座古城堡。惠回堡,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座久负盛名的军堡和驿站。清乾隆二十四年,恢复玉门县的建置,这座古县又从历史风烟中脱颖而出。4000年历史,玉门经历了游牧——农耕——游牧——农耕的反复。每到关键时期,历史总是将玉门推到前台,最终在抗日战争的枪炮声中,石油开发,开启了玉门的第三个时代——工业开发时代。



历史烽烟一晃而过,古道驼铃依旧在耳边回响。玉门,西北一隅,诞生了植根于民族心灵的文化现象。边塞玉门意象已经深深植根于民族诗魂当中,植根于国民心灵当中,成了整个民族引以自豪的一种爱国情怀。现代石油人的玉门精神、铁人精神、玉门风格,也深深植根于现代国人心灵当中,成了爱国奉献的代名词。玉门:四千年古文化,两千年古县,百年石油,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竖起了三大文明丰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玉门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