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甘肃日报 “铁人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甘肃日报 “铁人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关键词:铁人精神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玉门在线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qlq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90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有一面旗帜,是精神的旗帜,有一种力量,是精神的力量。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谱写了一部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史诗,为共和国挺起了坚实的工业脊梁,并成为一个时代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鲜明写照。今天,在酒泉市的大力弘扬下,“铁人精神”这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宛如饱满的精神种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激励着一代代人向前、向前……

  一名“80后”的选择:在心灵上与铁人“握手”

  隆冬季节。玉门。滴水成冰。

  在昌马风电场的戈壁滩上,白天温度也只有摄氏零下20多度,冒着刺骨的寒风,中节能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检修部部长侯发春仍然带领技术员在野外作业。

  “这是我们的职责,铁人当年的工作条件比我们艰苦,现在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环境比过去好多了。”侯发春说。

  这位1987年出生的年轻人,来公司仅3年。但凭着这股劲,他已经成了领导心目中的业务骨干,公司核心部门、也是最大部门检修部的负责人了。

  2009年11月,侯发春从学校毕业到中节能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上班时,正好赶上公司风电场建设进入紧张关键的调试期。

  作为一名技术员,侯发春得爬到70米高的风机塔筒顶上去调试。爬到顶时,不由得满头大汗,但周围又都是冰冷的“铁疙瘩”,虽说一只手上套着两双手套,可热量还是很快就被带走了。“那年雪特别大,静止的风机塔筒内温度特别低,在机舱里呵口气,就像抽烟一样,能看到气是啥样。”侯发春说。

  尽管从未体会过这种冷法,但侯发春还是坚持每个工艺流程完完整整操作至少4个小时以上,认认真真将活干完。

  “很多人都关注我们‘80后’能不能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不能承担起我们一代人的责任。经过酒泉新能源基地这所熔炉的锤炼,对我来说,‘铁人精神’再不是一个概念了,我们一定要把这根接力棒传递好。”侯发春说。

  在高高的风机下,在茫茫的戈壁中,侯发春在“铁人精神”的指引下,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有价值;只有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人,他的人生才会闪耀出灿烂的光芒。

  一家企业的努力:赋予新时代“铁人精神”新的内涵

  “相对于当年一穷二白的创业年代,这些年青一代的选择更体现了可贵的人生观、成就观和价值取向。”中节能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冬生说。

  在这家新能源企业,“80后”员工占到80%以上。公司领导人带领着这些新生代,在企业前进的步伐中,高举着铁人精神的旗帜,同时也赋予“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赵冬生说,企业发展就需要一种精神。人有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就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企业有了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追求,就可以创造更好的业绩、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

  春天,漫天黄沙;夏天,摄氏40多度的高温。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中节能的建设者们不畏艰险,从2009年3月初到9月中旬,半年工夫,便在中节能玉门昌马特许权风电场,矗立起一片20万千瓦的白色“森林”。

  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这样的成绩,赵冬生认为,不是仅仅靠埋头苦干精神就可以,还得依靠科学,弘扬“铁人精神”中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开拓创新精神。

  在他们公司风电场风机吊装时,戈壁滩正值春季的大风季节。而风速超过8米,风叶轮便不易控制,存在安全巨大风险。对此,他们充分利用风的间歇时间规律,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使工程反而以风一样的速度奔跑着,比核准建设工期提前了整整一年。

  风机安装方面的有关资料很少,设备厂家一般只是提供一些框架性的东西,可操作性较差。中节能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便组织人员,不断摸索、努力研究,根据经验积累,编制了《风电设备检修手册》等4本手册,不但进一步规范了操作程序,也提高了员工技能。

  真正属于历史的,也同样属于未来。这就是中节能甘肃公司眼中“铁人精神”的魅力。每年“七一”党建活动时,公司党支部都要组织员工到铁人纪念馆去参观,实地感触铁人精神。

  一个移民乡的变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新解读

  2002年以前,玉门市柳湖乡还是一片沙土飞扬的无人戈壁。

  因此,当2006年柳湖乡成立时,谁会想到,这个移民乡会有今天这番好光景?

  2011年12月18日,记者来到这里时,一排排院落整齐划一,一条条道路干净平展,一株株杨树傲然挺立,将柳湖乡装点得满目生机。

  借助疏勒河项目来到这里的移民们怎会忘记,初来乍到时拮据的生活。那会儿,每家只有两间房,其中一间是伙房,做饭时头在里、身在外,“藏头房”的称呼后藏着多少辛酸。更令人发愁的是,许多家庭人均连200元的财产都没有。

  如何尽快让移民安下心来,让他们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成了当地政府努力的方向。

  柳湖乡从一株树、一片林入手,带领移民在戈壁荒滩上织起了层层林网。生态改善了,移民们的心也安定下来了。乡上又趁热打铁,手把手地教山区来的移民学种灌区的地,帮助他们发展特色林果业、设施养殖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实打实、心贴心的帮扶,使岷州村的郭好兵如今生活的质量和以前相比,真有了天壤之别。2002年,他从遥远的通渭迁来时,“日子实在是没办法过了,一年一家收入仅有千元。”现在,他花了10多万元,盖了6间新房,家里有了新式沙发,有了电视、冰箱,还有太阳能热水器。

  说及其中的努力时,柳湖乡乡长周清留给记者一句朴素的话语:“移民乡条件艰苦,等靠要是不行的,虽然别人伸手拉你,但自己还得努力站起来。”

  困难是永远存在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铁人精神”,已深深烙在酒泉这片热土上,融进于人们的血液中。酒泉,正高擎着“铁人精神”的大旗,踏着昂扬的脚步,一路前行。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937-3365111 传真: 邮箱:15648437#qq.com
地址:甘肃玉门市 邮编:735200
Copyright © 2004-2024 玉门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